李伟:干还是不干,我们怎么干?
摘要:在北京供暖季伊始,青戈尔资讯与李伟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李伟表示2023年,壁挂炉行业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他仍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很乐观。他认为2023年是相对艰难的一年,但这个“艰难”并不是一个很差的信号。随着壁挂炉行业在置换需求和南方区域不断拓展的层级市场中的深拓,行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2023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晚些到来,11月7日,北京市正式开启了供暖模式。紧接着,从11月15日起,我国北方地区也将大规模地步入供暖季。就目前来看,为确保冬季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有序,气源企业正全力以赴备战,据相关报道,这个采暖季国内出现“气荒”的概率较小。按照往年的惯例,伴随着天然气用量不断攀升,销售业务和安装服务亦会相应地增长,这是我们行业内熟知且翘首以盼的传统销售旺季。然而,今年似乎与往年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传统销售季节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其次,需求萎缩导致相关企业及经销商承受巨大压力;由此带来的整个行业供应链都弥漫着对未来发展的迷茫与失措。还干不干?到底怎么干?中国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瑞帝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在接受青戈尔资讯采访时,把大部分人最想问的问题问出来了。对于这一点,他的答案是:“尽管目前壁挂炉行业面临一些困境,但我对未来壁挂炉行业的发展还是非常乐观的。”在他看来,壁挂炉行业发展了30余年,还能继续干,好好干。012023年比较艰难,但这不是一个最差的信号在每年的9月至10月,壁挂炉行业步入传统的销售旺季。今年,一些企业在9-10月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也有一些企业未实现预期目标。针对此现象,李伟认为10月份销售业绩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中最直接的是整体经济环境的低迷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进而削弱购买力;另一方面,今年10月的气候相对温暖,消费者对供暖设备的需求延迟。青戈尔资讯与李伟展开这一场对话时正值北京今冬正式供暖,在李伟看来,随着气温骤降,京津冀地区的置换市场以及成都、南京、武汉等位于采暖分界线以南的城市对明装采暖的强劲需求,将成为推动销售市场的主力军。因此,他也感慨道:“11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月份,这个月的销售业绩将是预测未来市场趋势的关键依据,可能会对行业从业者的信心产生影响。”这其中仿佛透露出一丝忧虑。他随后又打趣说道,“那就看这个月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吧。现在天气这么冷,以前大家总说天气还不冷,找各种借口。如今天冷了,这个因素就排除了。”这番话中似乎隐藏着他对未来趋势的乐观和坚定。11月的销售数据对壁挂炉行业的发展预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若仅依赖这一数据作为判断依据,恐难窥全貌。李伟认为,对于今年的销售数据的分析和预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他认为,上半年受“保交楼”政策的指引,前五个月的市场销售数据相对乐观,部分企业甚至实现了不错的增长。然而,在接下来到正式供暖前的一段时间里,发展驱动似乎并未延续。尽管如此,供暖季的整体销售数据仍未可知,仍需进一步观察。他建议结合全年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如果仅仅是煤改气这部分的销售下降,而零售和房地产配套的销售基本上持平或略有下降,那么只能说2023年是相对艰难的一年,并不是一个很差的信号。对于未来的发展,李伟始终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到了2024年,特别是2025年,随着大家对市场的信心逐渐恢复,销售数据有望更好。这种乐观态度并非没有根据,他坚定地认为,壁挂炉行业在置换需求和南方区域不断拓展的层级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从目前来看,燃气壁挂炉市场推广应用的相关配套正在逐步完善,为市场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伟首要提及的天然气保供问题已得到圆满解决。他主张,随着天然气管网的不断铺设与完善,气量供应稳定且呈现增长趋势。这不仅解决了过去令人困扰的“气荒”问题,还将推动更大应用市场的拓展。据青戈尔资讯与多家企业联合发布的《“煤改气”区域壁挂炉置换市场发展蓝皮书》中分析:展望未来几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增长走势还将继续,从2015年开始到2022年,天然气消费量经历了跨越式的增长过程,根据国家管网集团的预测,以及消费占比走势来看,未来几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增长走势还将继续。伴随着天然气消费的增长,气价也经历了数次上涨,今年,国内多个城市用气价格迎来上涨,气价的波动无疑会对用户的消费选择产生影响。然而,在面对天然气涨价的压力时,李伟并未将其视为行业发展的障碍。恰恰相反,他自信地反问:“天然气涨价,那我们就不使用了吗?”对消费层面的信心,让李伟对行业前景始终保持着乐观。02走下去,县域市场蕴藏无限商机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下,其应用市场将进一步拓展至哪些领域和地域?李伟给出的答案是南方市场,更具体地说,是江浙沪地区持续下沉的市场,如村镇地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李伟的观点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居民对生活品质的期望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回村建房或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对壁挂炉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前的县城房地产市场中,由于房价相对较低,如果能将壁挂炉产品普及到这些地区,无疑也蕴藏着商机。因此,李伟提醒大家,不要只把目光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甚至是乡镇,都有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机会转化为实际的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更低层级市场的需求激发出来。总的来说,李伟对壁挂炉以及整个供暖行业的发展持有明确的见解,他认识到,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确实不容忽视,然而,我们仍应保持对行业发展的信心,理性地看待问题,并积极寻求突破。事实上,在今年的市场调研和走访中,青戈尔资讯发现,无论是省级大商,还是小县城的暖通门店,甚至是简单的“夫妻店”和售后服务人员,都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尽管他们有所抱怨,但依然坚守在壁挂炉行业,这源于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趣的是,有些人甚至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不做壁挂炉,我还能做什么呢?”这看似直白的言论,却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这个行业仍抱有很大的期待。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下,他们反而更加积极地寻求新颖的方式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颇有种默默耕耘,只待来时的坚决。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及经销商正积极寻求突破,争相探索“破圈”之路,最直接的手段便是拓宽自身的产品线。李伟认为,这样的举措对有效分散部分成本,从而提升利润有积极意义。但是,他也警示我们关注“跨界”可能带来的挑战。毕竟,各类产品的销售策略各不相同,代理商和经销商需要一段适应期,以便培养和掌握。在与李伟深入探讨的过程中,我们深受触动。似乎各行各业都无法摆脱“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定律,这一定律在心态上的反射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李伟在壁挂炉行业深耕超过三十年,他经历了从俭到奢,再由奢回归俭的过程,始终镇定自若。而笔者自2017年踏入这个行业,面对繁华过后的落差,感到有些难以适应。当我们共同审视这个市场时,李伟看到的是希望,是对壁挂炉行业发展过程的深刻体验和经验之谈。同样,我们也对这个行业充满乐观,一些头部企业依然在坚守和努力,给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所以,加油吧,壁挂炉人,别再为前路迷茫而叹息,而是要坚定信心,走好脚下的路! 文/青戈尔资讯编辑部
高学杰:壁挂炉及整个供暖行业仍处于继续发展的状态
中国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学杰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暖通行业内存在各种声音,众说纷纭,观点纷呈,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一些人对行业发展的信心不足,同时也暴露出在寻求“破圈”发展时的犹豫不决或缺乏方向。 这些都不太利于壁挂炉及整个供暖行业的发展。在这个特殊时期,青戈尔资讯《供暖信息》特别邀请到中国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学杰老师,来听听他对当前壁挂炉及供暖行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言。在采访中,高学杰老师首要强调的是,壁挂炉及整个供暖行业仍然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其用户群体和技术都在不断扩展和进步。在他看来,行业还大有可为。事实上,近年来,“破圈”发展始终贯穿于壁挂炉及供暖行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并非仅是“煤改气”后市场拓展的代名词。在过去的岁月里,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突破原有的领域,涉足跨品类发展,进行跨界合作和发展的尝试,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破圈”精神的渊源。在当下,我们重新审视“破圈”这一概念,既是为了凸显跨领域发展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为了进一步挖掘“破圈”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我们热切期盼能够见到一些人对这一理念的独特解读,以期在深度与广度上为“破圈”赋予新的意义,这无疑是让人充满期待。在此次访谈中,高老师深入阐述了他对壁挂炉与供暖行业发展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破圈”理念的认知,他强调,站在销售链的角度,唯有与销售链被打破相关的现象才是真正的“破圈”。下面是本次采访的实录。《供暖信息》:高老师,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壁挂炉及整个供暖行业的发展趋势?高学杰:首先,我想强调一下,壁挂炉及整个供暖行业仍处于继续发展的状态。用户群体和技术始终处于继续扩大和发展的状态。其次,与其他行业相比,壁挂炉和供暖行业的情况还是比较舒服的。在前不久的中国钢铁流通促进大会上,某发言人讲:2023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不信,你等着瞧。如果放在同样的时间长度看,壁挂炉和供暖行业应该是相对乐观的。这种乐观情绪的来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理由:首先,2023年,壁挂炉行业确实经历着煤改气后比较差的一年,但相较于煤改气政策实施前,以及考虑到替换市场的崛起,壁挂炉行业的整体需求并不比2012年(国内总销量约120万台)和2013年(国内总销量约152万台)减少,尽管这个时期的日子相较于煤改气、煤改电的特殊时期更为艰难,但它却并非最为艰难的行业。其次,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相比,壁挂炉和供暖设备的寿命周期明显较短,这也预示着替换市场需求即将迎来曙光。自入秋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看到一些十多年前安装的品牌(包括进口品牌)的炉子用户已经开始寻求更换为更节能的新型壁挂炉。第三,用户对集中供暖进行补充供暖的需求越来越强,添加热源补充的时机已经来了。当前,集中供暖所保证的实际温度大致在18~19摄氏度,但北京市最近规定,今年供暖必须保证18摄氏度以上。尽管政府对此有明确规定,但是供暖企业通常以不低于规定下限为目标,无法满足人们(尤其是北方地区且有老人的家庭)的传统生活习惯。因此,人们开始寻求通过补充供暖将室内温度提升至21~23度。我认为,燃气壁挂炉是最佳的补充供暖热源,一方面可满足将室内温度提高3~4摄氏度的需求;其次,所需的燃气量也不会超过燃气公司对一般用户用气量的限制。最后,我国南方地区的供暖需求持续增长,尽管近几年的增速相对放缓,但需求群体仍在不断扩大。不仅华东地区,甚至华南地区,都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渴望享受到暖气带来的舒适。这让我想到,随着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90年代中后期,大量从北方移居到南方)逐渐步入退休生活,预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供暖需求群体中来。 《供暖信息》:“破圈”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每个人对“破圈”的认知都不一样,从您的角度来看,“破圈”的圈子界限是什么?破圈之后,整个供暖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高学杰:“圈子”的定义是人为的,不同的人对圈子和“破圈”的认知与理解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破圈”的关键是自己想如何定义自己认知的圈子的界限,而这个界限应该是每个企业就企业产品和未来发展战略而定的,而“破”了一个界限,则意味着将在一个新的界限范围内活动。首先就高校的学科设立而言,供暖其实是暖通行业的一部分,供暖的热源可以是一种或多样的组合,并且暖通还包含了制冷。而对供暖设备制造商而言,燃气壁挂(锅)炉就是供暖的一种提供热源的设备,还有其它热源设备如电壁挂、燃气商用锅炉、热泵等等。未来,国内也会借鉴欧洲发展经验,有以“掺氢燃气”为燃料的壁挂炉或商用锅炉。总之,我个人认为:零部件企业一定会以所掌握与发展的技术和产品进入到不同的整机产品圈内。而整机制造商,也会根据自己的生产设施、员工与经销渠道进入到不同的设备圈子里,小到燃气壁挂炉、大到暖通行业的所有设备。 《供暖信息》:在供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您认为“破圈”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高学杰:如前面所讨论的,供暖产业再多元化,它还是在暖通行业或学科这一个圈子里。事实上,我认为从销售链的角度看,只有与销售链被打破有关的情况才是我的认知中的真正的“破圈”。例如:整机制造厂与品牌拥有者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以往,制造厂通常会局限于特定区域的品牌拥有者身份,而如今,代理商们可以自主创建品牌,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行业中出现了多个实例。目前,这些案例大多属于ODM模式,至于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OEM模式,尚有待观察。此外,制造企业直接面对用户,代理商被越过,也是我认知中的破圈。例如,线上销售。 《供暖信息》:在企业积极探索“破圈”的过程中,您认为企业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机遇又表现在哪里呢?高学杰:在我认知中的与销售链有关的两种破圈情况,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完全不同的。当代理商成为品牌拥有者,其只在某些地区销售,成为区域品牌。那么其最大的挑战应该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生产经历,这自然会与制造厂在某个范围内形成竞争关系,而如何维持平衡是关键!其次,当制造企业直接面对用户(如线上销售),那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健全售后服务网络,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而对于产品种类较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则需要考量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网络。 《供暖信息》:您觉得在这个特殊时期,企业需要一个怎样的心态?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高学杰:如前面所言,对燃气壁挂炉而言,目前所谓的特殊时期只是“煤改气”那个特殊时期的结果,以及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结果,我认为并不是燃气壁挂炉自身发展的特殊时期。我个人建议,企业应具备面对各种潜在危机的应变准备,立足于内需市场,积极研发和推广我国消费者所需的新型技术产品,以在销售链和销售环节中实现某种程度与平衡的“破圈”。同时,在认识上,要理解“破圈”的真谛,接受双赢或多赢的多元融合方案,并敢于实践“不破不立”。每当提及“破圈”,笔者总会想起那个脍炙人口的典故:司马光砸缸。当年,司马光与众人在后院嬉戏,突然有一个小孩失足落入水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急中生智,果断地用大石头砸向水缸,最终成功拯救了那个孩子。乍看之下,这个故事似乎与我们当下热议的“破圈”概念并无直接关联,但实际上,我们或许正需要这种临危不惧、敢于突破的精神,我愿称之为“破圈”精神。但是,这种所谓的“破圈精神”,并非盲目地向前冲,而是如高老师所阐述的:“破圈”的实质在于如何界定自身认知的圈子边界,而这个边界应根据每个企业的产品特性和未来发展战略来设定。行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必定有其特定的阶段的行为或是方法论,而显然对于当前的壁挂炉及供暖行业而言,“破圈”已势在必行,也是可以尝试的一条路。采编/青戈尔资讯编辑部
高学杰:温故知新,2021年终思考!
高学杰:温故知新,2021年终思考!青戈尔资讯特约评论员 高学杰高学杰从2013年底开始,我每年都会走访燃气壁挂炉(锅炉)行业里的一些企业,与业内的老朋友当面聊一聊,也不断结识新朋友。2013年是帮佰世越中国作市场调查。2014~2018年期间是以自由协作的方式。2019年11月份在江浙沪一带调研时,半路上与青戈尔资讯的于总(于志成)相遇,我们一起驾车走完了后半程。2020年11~12月份,我们俩驾车以北京为终始点,途径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天津一带。广东的企业和业内朋友是在每年的采购节(由青戈尔资讯主办的壁挂炉产业零配件采购节,2022年即将举办第九届)前后走访。2021年11~12月份,我们俩原计划复制2020年的行程,然后直接到广东。但是,由于疫情,上海、宁波、绍兴、杭州一时成为行程码里的“*号地带”,南下的进程在苏州被迫停止。回京后,青戈尔资讯的小孔(孔富平)说,看到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写的内容对未来的综合性判断很强并且比较乐观,希望我能结合今年(不仅是这次驾车旅行)走访企业时的感受,更深入地谈谈对壁挂炉行业市场前景的看法。我答应了,但真要动手敲键盘时,方才觉得小孔给的任务还是挺难完成的,切入点比较难找。最后,我决定用温故知新的方式努力完成任务。2021年的市场总体情况1.1.“煤改气”市场变化对不同品牌的影响2021年,“煤改气”市场对燃气壁挂炉(锅炉)的需求量与2020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国内品牌,特别是广东与河北的部分品牌的国内出货量下降很多,个别企业从2020年10万台的出货量降到今年的1万台之下。部分广东企业出口量有20~30%的增长,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口量的增加并未使得利润增加。与此相反的是,在2017~2020期间没有参与或很少参与“煤改气”项目的欧洲品牌企业在2021年的平均出货量却增加了30~40%。曾经积极参加“煤改气”的部分韩资企业,由于继续垫资对现金流的影响,以及今年山东“煤改气”以燃气公司为主导的方式,2018年以来盈利困难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如果是接盘进入了欧洲品牌和部分国内品牌放弃了的个别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现金流就会更加困难了。整体上看,2021年国内品牌的整机厂及其供应商的产能严重过剩,出货量下降;国外品牌在中国的整机厂和为他们供货的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任务都是有一定的增长的。就个体来看,“煤改气”期间,没有放弃在非煤改气市场的渠道建设,且在布局上加大投入的少数国内品牌,2021年的渠道销售的数量同欧洲品牌一样,有30%的增长,个别品牌有可能增长了120%,即翻了一番还多。此外,从部分经销商得到的信息显示,2021年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的销量比上年增加了30%。1.2.非“煤改气”市场的增长如上所述,在今年国内品牌国内销售量大幅下降的同时,欧洲品牌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量却有25%~40%的增长。这说明,非“煤改气”市场的增量是一贯连续的。这是真正的刚需,与政府的“煤改气”政策没有直接的关联。回望“煤改气”对壁挂炉行业发展的影响2.1.“煤改气”阶段对行业发展的“利”与“弊”回望“煤改气”阶段,它对燃气壁挂锅炉行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总之,利大于弊。首先看有利的方面:(1)让燃气壁挂炉这种产品被百姓所熟知;(2)快速扩大了市场总量;(3)培育了一批企业;(4)为市场培养了大批服务人员;(5)为燃气壁挂炉行业日后提供了大规模的潜在增量(置换市场)。其次看“有弊”的一面:(1)给了“投机力量”进入市场的机会,整机与零部件产能快速扩充之下,在“煤改气”巅峰期的前后,低价低质产品对市场多少还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2)由于地方资金原因,很多企业应收账款较多,财务成本较高,最终是否盈利,还需要观察;(3)影响了国内品牌企业的技术发展速度;(4)2021年以来,市场上回收的“煤改气”壁挂炉的数量更多了,这批回收的壁挂炉(锅炉)正在进入置换市场,其将对行业发展影响几何?是好是坏?仍待观察。2.2.“煤改气”区域制造厂正在采取的措施河北地区的“煤改气”工作基本结束,但项目结算还没有完成,特别是个别地区的项目原本就没有列入省里的工作计划,项目结算就更加困难一些。总体上来讲,山东的资金缺口比河北省要大一些。因此,“煤改气”地区的壁挂炉(锅炉)企业和经销商都在采取自己的措施,思考自己的未来之路。对于他们的措施,我汇总一下:(1)除壁挂炉以外,同步开发多种热源产品:热泵、洁净煤煤炉;(2)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为率先占领日后的“置换市场”打基础;(3)建立区域网点,了解和推动燃气壁挂炉(锅炉)“置换”市场的发展,以便形成和提高自己品牌的局部有效知名度。(4)跨区跨省,以服务逐步开拓更大渠道市场。(5)产品升级,增加全预混冷凝类型产品。2022年的市场前景与努力方向3.1.品牌与战略的发展随着国产品牌在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我预计,和其他行业一样,国产品牌将占主导地位,但这需要国内整机与零部件企业有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回想冰箱、彩电等电子产品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品牌地位的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当时最火的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未必是大浪淘沙后市场上保留下来的品牌,国内品牌虽占有主导地位,但具有特色的国外品牌的某些型号仍然以高价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品牌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技术、质量与服务是其保持长久的基础。“煤改气”结束后,低排放、高能效、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将是发展的战略方向。另外,在这个进程过程中,我感觉目标明确也尤其重要,在河北和山东的“煤改气”区域,我们就遇到一些目标明确,准备建厂或已经收购了生产流水线的企业,准备发展自己的品牌。3.2.前景和方向行业的前景和努力方向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2021年,由于“煤改气”市场需求量大幅下降,现在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和判断。我个人的观点是:(1)这个行业将继续受国家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其实在欧洲或其它亚洲国家,政策与技术指标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欧洲现在以全预混冷凝锅炉为主,也是政策取缔普通壁挂炉的结果。在韩国,“浓淡”新政策实施两三年后,满足政策要求的以燃烧技术为主的低氮壁挂炉成了经销商和客户喜欢的产品,该政策的出台,部分韩国品牌和我国的部件供应商也因此而受益。所以,要继续观察国家政策与标准的出台与变化,从而分析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但在与企业一起讨论时,我也常常对他们说,不要依赖政府的政策市场,搞明白政府不想做什么比追着政策市场跑更重要。(2)企业要想长期发展,技术、品质与服务是基础。2021年整机企业的出口有增长,但老板们都对我说“出口不挣钱”。我个人认为,当国内零部件企业,在海外市场上逐渐有一定的份额后,将有利于整机企业的出口盈利。企业的市场战略目标应该区分国内与国外来制定。我们每一个部件的制造厂,在技术上,都有企业在逐渐突破或赶上国外的部件供应商,但每个企业只是在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点,还没有全面赶上自己的标杆。所以,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在技术上与外资品牌对标发展。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国内整机企业也有对全预混冷凝技术相关的部件投入了研发和资本。这种双向努力,将带来国内品牌在技术上的整体进步,进一步提升国内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并反哺国内市场。(3)大的整机企业需要技术、服务和营销上有自己的战略阶段标杆,需要有明确的整体战略。中小整机企业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并逐渐形成区域品牌。区域品牌的生命力是很强的,看一看欧洲的一些集团公司,在过去二十年的并购过程中,虽然中小企业逐渐并入几个大集团,但品牌仍继续保留了下来。中国也将会进入到品牌整合,形成较大集团的那一天。(4)应用天然气的燃气壁挂炉的燃烧与换热技术发展到今天,是否到顶,我不敢说。但围绕天然气的新技术发明越来越少,多是在改进完善。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天然气会被其它可燃气体所替代,那么,围绕那个气体的燃烧与换热技术应该是壁挂炉的新技术方向。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些方向有哪些?(5)在多种热源技术共同使用方面,在2006和2007年前后,就看到欧洲企业将燃气壁挂锅炉与热泵相结合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燃气壁挂炉(锅炉)与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对综合系统的能效标识在2015年就有法规(ErP)可依。至于2009年看到的热电联产燃气壁挂炉,似乎市场发展的有点慢。多种热源系统的接口模块化,好像从2015起,就对各种热源产品的设计有了影响。由此来看我们国内的一些热泵人士老想在说法上与燃气壁挂炉(锅炉)争个高低的现象,着实有其局限性,需要“放眼看世界”才对。来源:高学杰
院士黄维和:“双碳”实现,天然气不可或缺!
“双碳”大背景之下,国家能源结构将会如何调整?天然气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燃气壁挂炉产业的未来发展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带着中国燃气壁挂炉行业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中国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伟与青戈尔资讯总经理于志成一行,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进行了交流。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是8.1%。国家《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根据《意见》,在近10年内,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对此,黄院士表示赞同。他认为,在2040年之前,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份额,都将是一种增长的态势。黄院士认为,“双碳”是大势,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尚需时日和沉淀。在“双碳”实现过程中,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组合,作为整体能源的支撑,是一条现实可靠的技术路线。据了解,这也是BP等国际能源巨头,在全球能源转型期选择的技术路线。此外,黄院士强调,在“双碳”大背景之下,要注意提高天然气应用产品的燃烧效率,为“双碳”目标做好铺垫。结合我国燃气壁挂炉行业现状,市场目前主要以二级能效的普通燃气壁挂炉为主,能效升级潜力巨大。在升级过程,一级能效产品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的潜力,预计将得以充分释放。第九届壁挂炉产业零配件采购节的主题是“欢迎来到全预混时代”,这一设定,与黄院士的观点不谋而合。李伟和于志成一行与黄院士,还就与燃气壁挂炉产业相关的一次能源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其它问题,诸如氢能的发展等,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对于此行,两人均表示,此次与黄院士探讨燃气壁挂炉产业未来发展,机会难得,是一次收获之行。双方约定,下一次将作更加深入的交流。人物介绍:黄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是我国油气管道传输与储运领域的权威专家。
重磅演讲 | 王启:去年难,今年亦难;我们难,别人更难!
重磅演讲 | 王启:去年难,今年亦难;我们难,别人更难!1月6-8日,“格兰富”杯第七届中国壁挂炉产业配件原材料采购节在广东顺德成功召开,中国市政华北院认证中心主任、中国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启出席并在“新沪”杯中国壁挂炉产业供应链大会做开场重磅主题演讲《燃气壁挂炉行业的回顾与展望》,同样的主题,却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数据更详实,内容更丰富,干货更多,如下是演讲内容实录:四十年发展历程回顾第一阶段 1989年之前国内没有燃气采暖热水炉产品,除了北方的集中采暖外,还有土炕、火墙、煤炉(散煤、煤球、煤饼、蜂窝煤)、柴炉:1980~1989年 燃气采暖炉的萌芽期以燃煤炉的土暖气为基础,用简易的容积式热水器作为热源,利用冷热水温差自循环,制造的燃气土暖气(也算是早期的“煤改气”);利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外加一个循环水泵,装配一个手动三通阀,用于采暖(用户自行改造,之后有一些工厂开发生产);利用红外线灶头在房间取暖,从国外引进一些红外线取暖器,但由于国内燃气规范的限定以及其他安全性问题,无法得到推广;这一阶段各显其能,探索了一些燃气采暖的途径,但都是作为过渡性产品,只留下了不成熟、不完整的记忆。第二阶段:1990年~1999年 燃气壁挂炉的起步阶段01产品90年代初期,韩国产品及采暖方式进入中国后续欧洲产品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国燃气采暖的新纪元在国内有三种产品路线: 1)一些企业在原有热水器的产品路线上延伸2)引进消化吸收,零部件进口组装3)直接进口原装产品02技术沿着热水器的路线改造形成技术,“能采暖的热水器”引进欧洲较为成熟的技术,各种安全保护功能基本齐发展之路: 产品直接进口——零部件进口组装——模仿制造—— 全面生产制造——自主研发制造03标准1998年,开始计划制定燃气采暖热水炉行业标准在没有标准之前,参照家用燃气热水器的标准在采暖热水炉制定标准时,完全引进欧洲标准,并且选择了最安全的机型04管理国产产品按照热水器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96年之后)进口产品只要有产品检验报告即可进关并销售部分地区燃气管理部门备案登记(要求做适配性检验)05市场应用主要应用于北京、西安、新疆等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因燃气量不足禁止使用燃气采暖第三阶段:2000年~2009年 燃气壁挂炉的成长阶段01产品经过上个十年的探索,形成了现在的 “燃气采暖热水炉”,与欧洲产品接轨不规范的燃气采暖热水炉逐步被取代02技术主要学习引进吸收针对中国的环境条件做了适度的改造在材料的改进、零部件的国产化等方面开展研究控制器的可靠性、稳定性还有待提高03标准CJ/ T228-2006《燃气采暖热水炉》GB 20665-2006《家用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CECS 215:2006《燃气采暖热水炉应用技术规程》GB 25034-2010 《燃气采暖热水炉》前期工作04管理国产产品许可证,后期与热水器分开管理进口产品有检验报告部分地区备案制度延续开始实施能效备案制度2008年成立了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组织该行业、该产品按正规的发展05市场应用燃气壁挂炉用量开始上升,但速度还是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各地对燃气采暖的不支持甚至限制国内除进口,开始全面仿造,从零部件开始到整机,技术也在逐步完善生产企业数量开始增加,部分生产热水器的企业拓展该产品
- 1